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我的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四川之行:故乡的河湾  

2010-10-26 08:41:54|  分类: 四川之行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故乡的河湾   

        故乡乐山,古称嘉州。雅号:海棠香国。为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合之地。 峨峰凝黛,水自天来,烟波极目,绿洲舒怀 。大佛依凌云山崖端座,江河随西北堤岸南流 。水天浩淼,离堆叠翠,河湾逶逦。“山是一尊佛、佛是一座山”;“云影波光天上下,松涛竹韵水中央”。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土地, 这就是吾思吾恋的父母之邦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站在故乡河湾堤岸的高处,临空远望,印入眼帘的是一派风云浩荡的大好风光。三江汇流,波光粼粼,铿锵和鸣,蜿蜒而去,南入长江,东流大海……一直把人的视线和思绪带向无尽的远方。雨雾空朦之时,川岳隐显之际,天地缥渺之间,更有一分神奇的魅力撩人心思、令人遐想,让人对生命浸透遥远而朦胧的期待,对未来充满强烈的渴望。江河远去,昼夜不舍的形象催人进取、促人向上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 乐山是座文化历史古城,也是蜀江山川和闻人达士风云际会之地。
      “天下山水之观在蜀,蜀之胜在嘉州”。宋代邵博这样赞誉嘉州山水。南宋诗人范成大云:“天下山水窟有二,曰嘉州,曰桂林。”清代,号称“蜀中三才子”之一的李调元又说:“嘉州山水甲天下”。后来人把自古对乐山的美誉,归纳为一句简洁的名言:“天下山水在蜀,蜀之山水在嘉州,嘉州山水在凌云。”

        文笔锦绣、名动京师的苏东坡,沿岷江水道从嘉州启程,出夔门离四川之前,曾穿行于三江汇流的故乡土地。以后,苏轼在宦海浮沉、流离辗转的生涯中,无时不在思念父母之邦,回望故里山河。一次,与嘉州故人相逢,他深情地写道:“我家峨眉阴,与子同一邦。相望六十里,共饮玻璃江。”在著名的《送张嘉州》一诗中,他更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故乡的向往:“生不愿封万户侯,亦不愿识韩荆州。 但愿身为汉嘉守,载酒时作凌云游。”
        故乡的山水河湾,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诗人情归故里的心幡,无时无刻不在激荡着游子梦萦家园的心曲。
       年轻的李白离开蜀地前,也曾在“峨眉山月歌”中如此空灵隽永地吟咏道:“ 峨眉山月半轮秋, 影入平羌江水流。”。沉浸在嘉州蜀水汇流的土地上,倘徉在故乡江河的怀抱中,总有青山月出、波光水影、竹林紫烟、轻舟河湾……相伴相随,入诗入梦,撩动心

     “月出峨眉照沧海,与人万里长相随。”一种用故乡山水的母液,浸泡过的真挚情感;一种用自然风云的胎血,哺育过的旷达心性,终生注入了他们的诗文,支撑了他们的心灵,丰满了他们的人生。这就是故乡情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 从古到今,母亲般的故乡河依旧保留着她那一份浓浓的田园风情,仿佛从来就不曾被历史的尘埃所淡化。青的山,绿的水,轻的舟,盈的桨;恬静的原野,从容的沙洲,袅然的炊烟,闲适的卧牛;悠远的帆影,闪烁的渔火;秋色迷朦的细雨,春光满河的金波……这里的诗情画意,这里的山水人间,给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涂抹上一层生命的底色。乐山乐水、知仁知智的生命底色。那是一种蕴而不露,伴随人们走过一生一世的精神潜质和心灵色彩。这就是故乡烙印。
     建筑在这片川流汇聚的土地上的城市是幸运的,它必然充满生机;生长在这片川流汇聚的土地上的人们是自豪的,他必然勇于进取!

2010年10月25日 - daikang390505 - 我的博客

 

2010年10月25日 - daikang390505 - 我的博客

 

2010年10月25日 - daikang390505 - 我的博客

 

2010年10月25日 - daikang390505 - 我的博客

 

五进舟曲:VIP face(贵宾脸) - 舟曲工作站 - 同心援助联盟

 

五进舟曲:VIP face(贵宾脸) - 舟曲工作站 - 同心援助联盟

 

五进舟曲:VIP face(贵宾脸) - 舟曲工作站 - 同心援助联盟

 

2010年10月25日 - daikang390505 - 我的博客

 

2010年10月25日 - daikang390505 - 我的博客

 

2010年10月25日 - daikang390505 - 我的博客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89)| 评论(8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